
一、EPC項目的經營管理機制
項目合同簽訂前要進行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策劃工作,樹立策劃先行的指導思想,集中成本、技術等方面的專業力量成立項目籌備組,編制項目實施方案、成本測算、施工圖預算、合同談判以及對施工方案中的關鍵技術、關鍵工藝和設備進行論證工作。
項目建設過程中,重點加強對施工圖預算的控制和計劃變更的管理,對市場資源的掌控、對各協同單位的管理是決定項目發展的關鍵所在。
二、EPC項目經營管理策略
(1)設計是控制工程造價的源頭
施工單位擁有管理能力強,總造價控制力優,抗風險能力高等優點,但對于EPC項目具有引領作用的設計部分確是其短板,對專業分包來講往往都是按圖施工,按圖施工這種思維放在傳統分包模式下沒有問題,因為設計風險由業主承擔,可能設計問題越多,利潤越大。EPC分包模式下設計風險由施工單位自行承擔,目前市場上設計院出圖質量普遍不高,如果還是按圖施工的思維,項目想獲得預期利潤非常困難。
EPC專業分包只有在不停的變化中才能尋覓到一絲絲利潤空間。在專業分包的項目團隊中需要有能夠做圖紙優化的人才,優化圖紙不是隨意增減配置,不能影響系統功能的實現,能做圖紙優化的人而是要熟悉設計規范、了解設計流程,懂專業特點、熟悉造價原理。對圖紙中大的設計優化可以說服設計單位按自己的意圖調整,比如降低設計標準、縮減系統冗余功能、材料更換等,對一般的系統優化可以自行處理,比如優化管徑,管路走向。如果能和設計單位良好的溝通協調,把控好設備型號和設計標準將能極大的增加利潤空間。
在施工單位牽頭的 EPC 項目中,作為專業分包,設計管理的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決定了項目執行的成敗,是項目管理中最為核心的部分,為此配置項目團隊時需要有一支有設計、造價及施工管理等多種經驗的設計管理團隊。
設計管理團隊要掌控整個建設項目的技術路線,參與到 EPC總承包項目的設計管理過程中,在充分理解業主期望的基礎上,更好地實現設計方案的經濟性。
設計管理團隊在圖紙優化前,首先得摸清項目概算指標,根據概算指標的高低來判斷工程變更是應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。
若概算指標過高,現有工程量結算時難以達到概算總價,想辦法提出改進設計方案的合理化建議,與建設單位討價還價,與設計單位反復溝通,設法變更項目,比如:增加系統功能,原報價低的清單項目制定新的高的變更價格,提高設計標準,提高工程結算總價,增加利潤額。
若概算指標不高或者偏低,應想辦法縮減不合理設計和冗余功能,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設計標準,為后期各項清單項目認價結算時留出利潤空間。
設計優化的總體思路為以最具性價比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空間。
(2)采購是確定項目是否盈利的關鍵
首先,在采購工作的初期就應該對報價等其他信息進行了解,進行最合理的供應商篩選。在供應商篩選時應應改良業務模式,徹底轉變過去的“申購單-詢價-合同”的一事一辦作坊式采買,實現向框架協議的轉變及向招標投標方面的開展,完善詢比價制度。
其次,對采購預算和指標進行準確評估,對市場的動態變化情況進行掌握,了解市場的發展規律。
最后,就是要確定供應商。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加強具體的管理和考核工作,目的在于規避不良行為和風險事件的產生,將錯誤的事情遏制在萌芽階段,減少產品質量缺陷問題。
總之,設備采購既要限額預算,又要注重設備質量,不能一味追求價廉。滿足要求的設備質量,既能有效保證項目順利移交,又能提升公司品牌。順利移交能夠保證項目工期按期完成,保證項目合理利潤,不至于因延期導致項目虧損;提升品牌,可影響后續項目開發,形成品牌效應,賺取隱形利潤。
(3)快速實現履約目標為成本控制提供重要支撐
在分包環節我們需要做好對于單位資質的審核和管理,確定隊伍素質之后才能對施工要素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對比。其次,必要時還應該進行價格的比較和分析,同時選擇出更加合理的合作方。
施工工期需要進行規劃和管控,項目部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要做好工期、機械、物資利用率的有效規劃,同時要加強人員的管控和作業面的管理工作。從根源上避免施工處理方面的遺留問題,注重現場的管控和信息收集。
營造安全、文明施工環境,為順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,安全一票否決制,
工程質量問題不可出現嚴重缺陷,一旦因質量問題導致返工,至少損失5%的利潤,不僅會增加施工時的成本消耗,同時還會降低企業品牌形象,這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極為不利。
技術創新工作與成本管控之間聯系緊密,項目部在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方案選擇上要做好詳細規劃 目的在于對現場施工進行經濟性、系統性管理確定最佳施工方案。施工過程中,多利用新的施工工藝、施工新方法,達到節約施工成本、節省施工時間,提升效益的目的。
重視過程資料的收集、整理和積累,為索賠及結算工作做好支撐。目前大部分專業分包索賠意識淡薄,對索賠普遍存在懼怕和羞怯心理,在EPC專業分包模式下,需要充分認識索賠的重要性,加強過程資料的收集,不斷完善索賠證據鏈,將索賠當做合同實施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業務開展。
施工過程中多和總包及業主單位領導匯報工作,保證進度款不能缺席,一旦被拖過兩期,墊資額超過一定比例,卡在中間時工作會非常費力。在平常施工過程中專業分包與總包是利益共同體,一榮俱榮,但在向業主報進度款時,專業分包與總包就是敵人,不能因為總包的壓迫就減少專業分包上報的產值,盡量多的搶占業主核定產值金額。
三、EPC項目合理的組織結構
在傳統的PC模式下,施工單位更多的是按圖施工,設計及技術問題拋給施工單位解決,設計風險全部由業主承擔,在此模式下施工單位優秀設計團隊,技術過硬的項目管理人員的作用并不十分凸顯,但在EPC模式下設計管理占主導地位,施工單位需要有一支優秀的設計團隊,一批經驗豐富、技術過硬的項目管理人員,和一群綜合實力強大的戰略合作伙伴。
傳統的PC承包模式轉變為EPC專業分包模式承接了行業發展的大浪潮,施工單位需發揚自身的施工管理及商務優勢,同時也需補齊短板,要求全體成員不斷提升自身,建立健全擇優體制和培訓機制,強化人才培養,投入BIM技術應用和實戰,壯大EPC項目所需各類團隊儲備。
related to recommend